曾被譽為“中國預制菜之王”的安井食品,如今股價狂瀉70%,市值蒸發超430億元。
安井的發家史堪稱“草根逆襲”。當三全、思念靠速凍水餃湯圓稱霸商超時,安井另辟蹊徑,憑借廈門漁業資源,將魚糜制品玩出花樣,用墨魚丸、蝦滑球、蟹籽包等20多款火鍋丸子攻入麻辣燙店後廚,征服了張亮麻辣燙、鍋圈等十萬多家餐飲店。疫情三年,安井借預制菜風口壹路狂飆,2023年營收直沖140億,在A股坐穩速凍食品頭把交椅,跟剛剛上市的蜜雪冰城都可以掰壹掰手腕。2025年1月20日,安井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書,試圖實現A+H雙重上市 。
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在H股IPO議案表決中,持股5%以下的股東超六成投出反對票。連自家投資者都不禁發問:預制菜,真的還香嗎?
去年,人們對出現在商場、餐飲店裏的預制菜產生的不滿情緒在社交平臺上日益增長,這份壓力也直接體現預制菜巨頭的財報上,從2020年到2023年,安井預制菜營收從6.73億元壹路增長至近40億元,每年保持110%以上增速。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,安井預制菜增速大幅速降至0.4%,幾乎陷入零增長。
曾經給餐飲企業批量輸送的預制菜,如今還是壹門好生意嗎?
安井食品創始人劉鳴鳴,1962年生於河南鄭州普通家庭,憑優異成績考入上海同濟大學,畢業後任教。但他懷揣商業熱情,投身商海。1998年,劉鳴鳴了解到國外冷凍食品行業,發現中國速凍食品市場潛力大,因生活節奏加快,便捷營養的速凍食品前景廣闊,便決定投身該行業,計劃在福建創業。
2001年,劉鳴鳴在廈門註冊成立安井食品。創業初期資金匱乏,他四處籌錢,甚至抵押房產。當時,速凍食品市場競爭激烈,三全、思念靠水餃湯圓稱霸商超。劉鳴鳴另辟蹊徑,借助廈門漁業資源,專註魚糜制品,推出20多款火鍋丸子,走差異化路線,且避開商超,將產品投向農貿市場和中小餐飲店。
2007年,安井戰略轉變,抓住火鍋速凍制品商機,推出多個年營收過億單品,在多地建設生產基地。此後,安井不斷發展,在全中國布局基地,豐富產品品類,涵蓋速凍火鍋料、米面、菜肴等制品。
#安井食品#丸子帝國#安井丸子